10 个人生重要时刻 三年困难时期
中国
又名: 三年大饥荒, 三年自然灾害, 三年灾害
三年困难时期,又称三年大饥荒,是中国在1959年至1961年期间,因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政策失误,以及自然灾害等因素,导致的全国性粮食短缺和饥荒时期。
1958-01-01
1958-01-01
大跃进运动开始
大跃进运动开始,追求经济快速发展,但导致资源浪费和农业生产混乱。
政策
1958-08-01
1958-08-01
人民公社化运动
人民公社化运动推行,农业集体化程度过高,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。
政策
1959-07-01
1959-07-01
庐山会议
庐山会议上,彭德怀批评大跃进的问题,遭到批判,导致对错误政策的纠正受阻。
政治
1959-07-01
1959-07-01
粮食产量虚报
各地虚报粮食产量,导致中央政府对粮食形势的误判,加剧了粮食调配的失误。
经济
1959-10-01
1959-10-01
大规模饥荒
全国范围内出现大规模饥荒,粮食短缺导致大量人口死亡。
社会
1960-01-01
1960-01-01
自然灾害加剧
水旱灾害频发,进一步加剧了粮食减产和供应困难。
自然灾害
1960-07-01
1960-07-01
苏联停止援助
中苏关系恶化,苏联停止对中国的援助,加剧了经济困难。
政治
1961-01-01
1961-01-01
中央开始调整政策
中央政府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,逐步调整经济政策,允许一定程度的自留地和市场贸易。
政策
1961-01-01
1961-01-01
粮食进口增加
中国开始大量进口粮食,以缓解国内的粮食危机。
经济
1962-01-01
1962-01-01
饥荒逐渐缓解
随着政策调整和粮食进口增加,饥荒状况逐渐得到缓解。
社会